小息生活第一期

小息專訪:陳曉蕾 是記者 也是讀者

文:盧倩瑤


受訪者介紹
陳曉蕾,具二十多年採訪寫作經驗,2009年起為獨立記者,近年全職作獨立採訪寫書工作,出版著作有《剩食》、《有米》、《阿媽》、《好味》、《香港正菜》、《生命裡的家常便飯──方任利莎的甜酸苦辣》、《夠照》、《香港第一》、《死在香港:流眼淚》及《死在香港:見棺材》等。

她定睛在書架上,眼目牽著腳步走,邊看邊請求:「嘩,可否給我十分鐘時間先買書再做訪問呢?」這就是陳曉蕾,總是笑容滿面,坦誠直率,訪問還未開始就滔滔不絕:「這本、這本、這本都要!」

『記者』『唔夠秤』?!

「醫生不在醫院就不是醫生嗎?那記者不在報館為何不是記者?」一直以「記者」身份自居的她,對「環保作者」的稱號嗤之以鼻,「當記者愈來愈資深,採訪愈來愈深入,慢慢轉至開始寫書是很自然的事。在香港,人們卻不習慣記者寫書,覺得『記者』『唔夠秤』,總喜歡將其他稱號加在我身上,但我的專業確實是做記者。」很多人覺得「記者」比不上學者、傳媒人等稱謂,甚至記者自己也會努力成為學者,但曉蕾很堅持自己是「記者」的身份。「社會需要記者,也對記者有專業的期望,卻不願承認記者的身份的專業。」說到專業,曉蕾當之無愧。她不屬於任何報館,但照樣採訪報導,有自己的專欄和電台節目,出版的每本書都在揭示需要關注但被忽略的議題。

《阿媽》面世,因為他!

在她的云云著作之中,似乎《阿媽》的題材與她過往關注的社會或民生議題主題有點不同。原來這本書的出版也是個意外:「我希望出版這本《阿媽》是因為一個人──谷德昭,因為寫谷德昭的那篇文章我很喜歡,他願意出版他的文章,於是這本《阿媽》就面世了!」《阿媽》的去面看上去很特別很好看,原來也有段故事:「這封面是一位弱能人士畫的,偶然間發現她很有藝術天份,她的世界很簡單,所以她畫出來沒有包袱。」

她的書影響她自己

曉蕾正籌備新書《怕老》,做了很多資料搜集,連學者和官員都訪問了,卻遲遲下不了筆。她認為這本書比《死在香港》更難寫,因為人面對年老比面對死亡的感情更糾結,家人護理的過程中面對與老人的角力和爭執,同時老人自己也要面對年老病患的煎熬。

曉蕾在構思《怕老》和撰寫《死在香港》期間,經歷很大的衝擊,對於如何投放有限的生命,她有了新的體會:活三個月跟活三十年是沒分別的,活三個月有活三個月的貢獻,活三十年也有活三十年可以做的出版和採訪,即使她死了也有另一些人會繼續這些工作。「但我已感到我是走在right track(正路上),已經在做我要做的工作。」她的書影響她自己很深:「當我為《怕老》採訪而走進老人院,看見每位老人的床位和他們身旁的櫃,不禁問:他們的家當都在哪裡呢?就只餘下這個矮櫃嗎?再想像到自己的人生走到老年,所擁有的書都不見了,只餘下老人院櫃中的尿片,就很害怕。」《怕老》和《死在香港》叫她思想,如何在老年活得好、死得好,生的時候又應該做些甚麼。

生命中的遺憾

對於在有限的人生裡投放了二十多年做記者,曉蕾說沒有半點後悔。只是有些遺憾的是,在她的人生規劃中,沒有選擇生兒育女,令她擁有的東西好像後繼無人,特別是完成了《死在香港》之後感受更強烈。她回想當年選擇做記者是義無反顧的,然而,沒有家庭卻促成了今天的她,能無牽掛地投入採訪寫書的工作。

陳曉蕾近年著作

出版年份 著作 備註
2014年 《阿媽》 最新出版
2013年 《死在香港:流眼淚》
《死在香港:見棺材》
《剩食》 2014年「中學生好書龍虎榜」第二高票選
2012香港書獎
2011年台灣「開卷好書」十大最佳中文創作
《好味》
2012年 《有米》 2013年「中學生好書龍虎榜」最高票選

後記

曉蕾決定出版《阿媽》是因為谷德昭的文章,於是,編者在訪問後將這篇文章慢讀了一遍,就體會曉蕾為何這樣受感動。

「返屋企食飯,吃一餐就少一餐,還不重要?」谷德昭每晚都堅持回家吃媽媽煮的飯,谷媽媽對他人照顧周到,煮飯總是預備最好的。後來谷媽媽七十八歲時,因腎部手術影響了腦,不想連累家人而跳樓自殺了,自殺前竟還在口袋中留下家中地址,讓警察找到家人。

谷文提醒了編者,回家吃媽媽煮的飯是吃一次就少一次,自此回家吃飯一次比一次珍惜。編者想起自己的媽媽曾經說過她年老時不會連累子女,要照顧自己,到適當時候就會自動消失,令編者想像自己的媽媽將來會否與谷媽媽選上同一條路。想到這裡鼻子就不禁酸起來,眼淚盈眶,好像很能想像谷德昭的心情。

谷媽媽與編者媽媽面對自己年老的反應,令編者更期待曉蕾的新書《怕老》。原來很多人都不懂面對自己的老年和身體機能的衰退,希望曉蕾的《怕老》能在情感適應及政策倡議上讓更多人懂得為自己和家人的老年生活作準備。


社區散步:藝術傘館

文:勞漢傑


經過北河街尾,街邊一間陳舊傘店本不起眼,但店外擺滿設計奇特的水樽風鈴,抬頭一望又見紙製金魚和蜻蜓風車,引人入勝。細問笑面迎人的店主,才發現這間百年傘店內藏一位藝術家。

店主邱耀威,繼承四代傘藝,服務街坊四十年。他的巧妙手工除了用在修遮上,也用來創作藝術。其中一件藝術品(右圖)底部是紙花,花上有蝶採蜜,花蝶互惠共生;而其上是蛇,蛇上有鷹覓食,鷹蛇生死相搏。兩個截然不同的生存景象表達人際間能以互利合作取代殘酷相爭。

另一件藝術品(左圖)是龜向上爬去吃蟲的動態紙板。邱伯說:「龜雖然爬得慢,但只要看見前面的蟲,牠就會越爬越快,終能吃蟲」,藉此勉勵年青人認清目標,勇往直前,理想必達。

而店前最多的是水樽風鈴。當風吹過,樽內條紋就會向下轉,相反樽外條紋則向上轉,形成「漩渦」;若風吹另一邊,水樽就像會向上吸水。這些環保手作用的素材少,需要動的腦筋多,邱伯希望教小朋友設計視覺錯覺藝術,訓練他們的創意思維。

邱伯以巧手創作表達人文關懷和人生哲思,揉合生活與藝術,是位名符其實的藝術家。若果讀者經過他的「藝術傘館」,不妨停下欣賞這位「新藝城傘皇」的創意藝術。

新藝城傘店
地址|深水埗荔枝角道314號B1地鋪
電話|9248574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9:30am~7:30pm


小息動向:世界變了樣──夜話雨傘運動

文:勞漢傑


去年12月23及30日,我在小息書店參加了兩場雨傘運動的夜話,與兩位中大通識教育的老師,鄭漢文博士和梁卓恆博士回顧運動中的經驗,探討不同抗命精神的傳統如何延續運動後的公民生活。

在大家的回顧分享中,我看到香港「變了樣」的美。原來繁囂都市的空間可以重新分配,「還路於民」,成為「佔民」無分彼此的場景,更開放商討民主進程的空間。街上警察消失,香港卻未曾「亂」過。而且在佔領區市民互相幫助,供應彼此所需,互相肯定自主、民主的價值,克服順從權威的殖民心理,共同經驗個人貢獻的「善」放大整體的「善」的社會建構。這些經驗實在是香港光輝的一頁,但佔領結束後我們可以怎樣延續這種美好呢?

夜話中提出不同抗命精神的傳統,激勵我們走前面的路。猶記得孟子學說提出人有良心、善端,若我們能不計成效,只為正義而持續發聲,擴充善端,而且受耶穌的受苦精神感召,為民主路付更重代價,就能建設更好的社會。而且港台兩地有相似的被殖民歷史,現在又同樣面對中共在政治和經濟上雙重的威權壓迫,台灣人建立身份和追求民主走過的路實在是我們的啟示,激勵我們前行。

深願雨傘運動中的共同經驗開拓我們的想像,成為我們建設更好的香港的一份力量。


書友生活:「TeaCup讀書會」的由來

撰文:陳汝達
「國際協作動力」創辦人
www.loveconnecthk.blogspot.hk


【編者】隨著社會公民意識抬頭,民主訴求日增,相對於制度的改革,培養民主質素同樣重要。實踐商議式民主教我們抽離只顧追求效率、執於己見的習慣,學習耐心聆聽,並尊重不同個體及其多元的意見。這樣的德性並非制度賦予,而是需要在社會中有空間培養和實踐。陳汝達是為這樣的空間而默默耕耘的一員,以下他將與讀者分享他以工餘時間創辦的「國際協作動力」的其中一個項目──「TeaCup讀書會」是如何創始。

早年拜讀過台灣邱天助先生所寫關於讀書會的幾部著作,便深被吸引,既羡慕歐美等地讀書會普及盛行,更渴望讀書會在香港也有所發展。雖然讀書會的形式各有不同,但最吸引我的卻是「民主式」的讀書會。這類學習小組會圍圈而坐,重視參與者的自主學習、共同參與、對等交流及資源共享,亦即是協作學習。讀書會亦是培育民主素養的好地方──因為參加者的背景各有不同,面對面的接觸及對話讓參加者學習如何在平等及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溝通、分享。

從前拍拖喜歡朗讀史考特.派克的《心靈地圖》(M. Scott Peck: The Road Less Traveled),並與女友(即現在的太太)’分享交流。進一步閱讀史考特的著作,包括:The Different Drum – Community Making and Peace,及弗洛姆(Erich Fromm)的作品,令我有所啟發,便想透過協作學習及協作領導助人發展個人潛能及建立互助社群。「國際協作動力」由此便誕生了,而TeaCup讀書會就是本會開展的第一個協作學習小組。

TeaCup讀書會是開放給公眾人士參與的活動,每月在下午茶時段聚會,與會者彼此輪流介紹自選書籍,分享閱讀的點滴體會和啟發。此外,「民間社會創新集思會」一般會緊接讀書會進行,為社會民生等議題進行集思交流。誠如本會網誌的名稱「Love Connect」,希望各參加者藉著參加有關活動,能以愛相繫、自助助人,同時在溝通及與人相處的藝術上有更多交流和進步。

TeaCup讀書會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43435832569961/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