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息生活第二期

小息專訪:從海岸線勾勒出的本土探索軌跡
西環柴灣,從臉書出版

文:盧倩瑤


余震宇,中學老師,《港島海岸線》作者、Facebook「香港舊照片」的創辦人

一位年青才俊和太太來到書店,經一輪相認後,才知道原來眼前這位不到40歲的年青人,竟然是我們訪問的余震宇老師──《港島海岸線》的作者、Facebook「香港舊照片」的創辦人,還以為他是有相當年紀的歷史愛好者!歷史總令人聯想到年邁和陳舊,余震宇或者就是要來打破我們這種既有印象。

《港島海岸線》是個「愛」的意外,是余震宇和一群喜歡舊照片的人對香港的「愛情」結晶品。「香港舊照片Facebook」本無明確的題旨,起初余震宇為興趣儲起舊照片,後來因照片愈來愈多,怕照片會遺失,才放上網公諸同好;卻吸引到來自不同背景或職業的網友在群組內彼此分享照片,余震宇就嘗試建立網站,有系統地整理這些照片,構思有意義的主題。由於香港過去的商貿活動多是沿海發展,輪船和碼頭是主要經貿管道,他就以海岸線的發展,充分利用舊相的特質,引起市民對香港海岸地貌演變的關注,最後竟成就了《港島海岸線》一書,促成了是次非本科專業(余震宇並非歷史研究訓練出身)但高水平的民間創作。

由於香港沿海商貿發達,「香港舊照片Facebook」的照片也以中環、灣仔及銅鑼灣這些地區為主,後來余震宇在預備銅鑼灣的海岸線舊照片時,因為中華書局邀請出版《港島海岸線》這本書,才刻意收集其他地區的照片。書中所有照片描述都是由余震宇一人包辦:「整個過程最艱辛、最花時間的是搜集資料和照片,因為要出版,有些照片需要透過不同途徑去搜集,例如港島線的尾站──柴灣的照片只在港大圖書館找到,幸得港大圖書館願意借出那幾張照片,令整件事變得完滿。」在搜集照片的過程中,余震宇的經驗是,商業機構比起政府部門更加積極和慷慨,對這類民間工作給予更多支持和信任。《港島海岸線》以照片為主體,文字內容較少;而正在籌備的《九龍海岸線》預計於今年香港書展出版,因九龍區發展較晚,可參考的照片及資料更少,製作過程更不容易。他特別感激2012年起至今,一群有心人主動向他提供照片,其中不少是由售賣老照片的店主和收藏家協會會員免費提供。他認為照片本不屬於他,就決定將《港島海岸線》收到的部分稿費經網民投票後捐給有需要的慈善團體。

余震宇介紹書中特別的照片及故事時,特別分享其中一張銅鑼灣街道的舊照片(156至157頁):「當初我看到這張照片時,不覺得有甚麼特別,然後留意到在照片右下方一幅小小的商戶招牌『利苑粥麵』,才赫然想起這街道原來是我兒時曾經居住過幾年的地方;再細閱照片,才知道那時候原來我的家與夜總會為鄰,以及街前街後的商戶景緻,那時候年紀太少沒有印象,這張照片卻立時讓我的兒時生活想像豐富起來。」這也是余震宇與不同地區人士分享舊照片掌故的體會:「我的角色是資料查證及整理,然後分享港島不同地區的歷史演變;而聽眾聽了這些掌故,他們跟我分享的是在這個社區生活的回憶和感受。我給予資訊,他們分享的是感情,我想,這是地區或本土歷史真正有意思的結合和趣味所在。」就是這種觸動庶民生活感情與回憶的歷史探索,能夠擺脫歷史是枯燥而沉悶的錯覺;治亂興衰歌功頌德的東西,官方年鑑已經做得太多,我們需要的是更多這些民間自發的本土歷史探索。

細心看本書每區章節的開首都有一幅說明區內海岸線演變的繪圖,是由一位在英國留學的朋友和另一位已移民長居美國的義工繪製的,他們雖然移居外地,卻都很愛香港。這本是本土關注的議題,由長居外國的港人來負責,實在是有趣的crossover。這些海岸線演變圖就成為了這本書的一大特色,讓讀者一眼就看明白海岸線填海前後的變化;如將全書的地圖放在一起,正正將港島從西環到柴灣的海岸線變化勾勒出來,今昔對比顯而易見,幫助讀者在進入細閱各區發展面貌變化的圖片之先,能從較廣闊的俯瞰目光對港島海岸線有較宏觀的理解。《港島海岸線》是余震宇首次編撰的書籍,他展望《九龍海岸線》能汲取《港島海岸線》的經驗,令更多人藉了解海岸線而關注香港發展帶來的改變。余震宇笑說,《港島海岸線》擴闊了他作為老師的眼光,如果當初他沒有踏出一步去嘗試,他就只會日復日繼續自己的生活,也沒有這次和本土社區結連的寶貴經歷。

本文的香港舊照片及地圖,取自受訪者創辦的「香港舊照片」的Facebook及網頁


社區散步:深水埗排檔尋寶記
陳鳳書店

文:勞漢傑


深水埗街道景致一大特色就是排檔林立,常見有擺賣電子儀器、燈飾、服裝和玩具,惟書本似乎與排檔文化格格不入。想到買書的地方,一般都是燈火通明、音樂悠揚的雅致環境,不然,起碼有瓦遮頭,怎會朝笐晚拆?偏偏福華街真有陳鳳婆婆開檔賣二手書。

走到書攤,眼前的一排排書從地上疊到腰間,中間有紙寫上「5元」、「10元」,任君選擇。書叢中有不少亦舒的小說,也有文學書如小知堂出版的《惡童日記》和聯經出版的《冰點》,不少是舊版書,但風韻猶存,別有書味,若能易手重投惜書人手中,又是另一段書緣的開始。

二手書攤的寶藏,怎能缺少歷久不衰的珍藏呢?書叢後就有一個「藏書閣」,旁邊是足有三呎高的《老夫子》漫畫珍藏,裡面是大量六十至九十年代盛極一時的武俠、愛情小說和名著。除了古龍、臥龍生、諸葛青雲、瓊瑤和岑凱倫等久違了的作家名字,很多老牌出版社亦活現眼前,諸如環球出版社,七、八十年代曾每天出版一本四萬五千字小說1,全盛時期,每月出版定期雜誌十七本、小說單行本二十二本。又有梁啟超創辦、從上海輾轉來港發展、六十年代專營文史哲書籍的香港廣智書局。還有台灣著名出版社桂冠前身華新、瓊瑤之夫平鑫濤創辦的皇冠文化、歷經三代經營大半世紀的陳湘記,還有香港武功出版社和毅力出版社等。置身其中,猶如回到香港出版業輝煌的時代,一時版刀光劍影、俠情俠義、情絲萬縷所環抱。

書閣前,陳鳳書店的創辦人陳鳳婆婆正專注讀著陳湘記書局發行的《訓蒙三字經》,九十三歲仍孜孜不倦,笑說自己不識字要「惡補」。細問婆婆,這書攤已立足深水埗六十載,先在北河街始創,後到福華街紮根,她每天就在這裡守著畢生志業。而書攤開了十多年後,婆婆的丈夫在旺角奶路臣街也開辦了「漢記書店」,經營教科書買賣,平衡收支。雖然婆婆很自豪憑著這小書攤養活全家,但店員告知筆者,近年維持書攤其實已用了婆婆不少積蓄。

從香港出版業式微的歷史中,我們可見陳鳳書店亦難置身事外,二手書店的生存空間何其狹小,但二手書店有其文化使命,它承載、保存香港的歷史和共同回憶,也是舊書重獲新生的唯一管道,在在需要支持,若你有意「尋寶」,下次到深水埗不妨到訪陳鳳書店。

陳鳳書店
深水埗福華街139號排檔
星期二至日 11:00am~6:00pm
星期一休息

1 〈蘋果樹下:環球出版社〉沈西城,蘋果日報2013年5月15日果籽專欄


書友生活:淺談協作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

撰文:陳汝達
「國際協作動力」創辦人


協作學習是自主、互動、多向度的學習方式,講求民主素養及溝通技巧,重視平等及資源與權力共享。它有助發展個人學習網絡(PLN: Personal Learning Network)、終身學習(LLL: Life-long Learning)及非規範學習(informal & non-formal learning)。

相對於填鴨式教育,協作學習要求每位參加者自主學習,自己向自己的學習負責。學什麼?學到多少?沒有人會監管你。一般課室的設計是「排排坐」的,對協作學習來說,一張圓枱,大家圍圈而坐會更合適。兩者之間其實是單向式灌輸和多向度的互動分享之別。上古之時,課室在知識傳遞上尤如沙漠的唯一水源,狂灌是必然的;但如今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情況可不一樣,「同學」走在一起以協作學習方式學習或許會有更大裨益。同學在「同學」的時候,原來便有許多對眼睛看事物,又有不同角度和深度;在分享的過程,我們要學會彼此尊重及如何表達聆聽,這不正是培養民主素養的根基嗎?

然而,我們太習慣被動的學習方式了,又太注重資料吸收,甚至連帶一些雜質,包括自利、爭競、功利主義、物質主義等等都吞滿了一肚子。情況有如史考克(M. Scott Peck)在《心靈地圖》所述,我們要給自己換掉過時的地圖,否則便要在學習的「路」上迷失了。

本會簡介|
國際協作動力」是個由下而上的非牟利組織,希望以「世界公民」身分建立互助社群,推動協作學習及協作領導,並為弱勢社群充權。
www.loveconnecthk.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