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息生活第三期

小息專訪:深水埗街坊
周保松的閱讀之路

採訪:勞漢傑、盧倩瑤
撰文:勞漢傑


周保松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及經濟學院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著有《政治的道德》、《走進生命的學問》、《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相遇》、《政治哲學對話錄》等書籍。

提起周保松這名字,想到的是湛深的政治哲學,我們近日跟周保松教授做了個訪問,他卻分享到鮮為人知的一面。傾談中,我們送上一份介紹深水埗社區特色文化的《小息散步地圖》,周保松指著地圖的一處,興奮地說:「我以前就住在這裡。」我們便談起「深水埗」和「閱讀」來。

閱讀由深水埗「淘」書開始

周保松回憶八十年代中,初移民來港時,他踏足香港的第一個地方、走出第一個地鐵站就是深水埗北河街出口。當時他住在唐樓的板間房中,家境貧困,最大的樂趣就是在鴨寮街堆積如山的二手書檔中「淘」書。深水埗一直是舊貨的集散地,但八十年代街上擺賣的不是電子用品,而是生活雜物,也有很多二手書。當時,周保松就在滿佈色情刊物的書檔中「淘」得唐君毅的哲學書、三毛、嚴沁、瓊瑤的小說,甚至學術課本。深水埗的地攤,就這樣開展了一個學人的閱讀生活。

他笑說自己小時候未懂得去元州街的公立圖書館看書。中一讀夜校時,他每晚到長沙灣元州街的靈糧小學補習英文,每當他不想上課,他就會「走堂」到學校旁邊的小書店「打書釘」兩小時,之後就當下課回家。自世界吸引,愛上閱讀,特別愛上閱讀帶來滿足,被書的世甲吸引,愛上閱讀,特別愛上小書店中的小說和台灣文學。

閱讀的探索之路

周保松回想最初看書的經驗始於小學一、二年級看《三國演義》的連環圖,初看圖,後讀字。三、四年級閞始讀中國神話及民間故事,例如《封神榜》、《七俠五義》、《包青天》、《楊家將》等。四、五年級閞始看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也接觸到三毛、琦君、張曉風的散文。他說:「真正啟蒙我的是武俠小說!我不能形容對武俠小說著迷的地步!」的確,他第一次買書也是獻身給武俠小說,「讀小學那個時代很窮,每逢有同學買新書新雜誌,班上四、五十個同學就會一擁而上,而我印象最深刻是買下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大概五元幾毫一套,那是我很大的投資,用上很多壓歲錢才能買到。」自此,他把能借到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全都讀遍,沉醉於俠義的世界中。

他小學時已體會到閱讀有階段,不能勉強。當時,同學借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戰爭與和平》給他看,他被冗長的俄國名字嚇到。因此「一開始叫人讀世界文學巨著並無意思,閱讀有趣的地方是她有自己的步伐和階段,不用勉強,看某一類書到某個程度,你會發覺不滿足,你會知道那些是好作品,然後你會找其他好書看。例如在中學一定看瓊瑤,因為情竇初開,書中又滿是俊男美女,實在吸引,但過了那個階段,你就不會再看。」中學愛上讀瓊瑤後,周保松培養出欣賞感傷詩詞的感受力,引發他讀宋詞和李清照、柳永、蘇東坡的詩。他強調:「所以我讀詩詞完全是由愛情小說所激發!那時我就像個文藝小青年,沈醉在婉約詩詞中,很容易傷感。」上到高中,他開始讀材料踏實的歷史書,如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和蔣夢麟的《西潮》,也受中國文學科影響,讀不少五四時期的書。上到大學,他仍然以讀文學書為主,成為村上春樹的香港第一代的讀者,也愛讀米蘭昆德拉、莫言、黃碧雲、西西的書。適逢當時讀存在主義,他也讀遍卡夫卡、卡繆、沙特的哲學著作,不過他認為讀哲學書需有一定的思維訓練,不易入手,反而文學、歷史可以雅俗共賞。

周保松認為每個人的性情、興趣、成長背景都不一樣,沒有一本書所有人看完都享受,因此,他不喜歡給人一張閱讀書單,反而帶人到圖書館和書店自尋所愛更好。「其實尋找的過程很重要,這也是逛書店和網上訂書的分別,就像以前在鴨寮街『淘』書是個感受驚喜和探索的過程,你不會知道每次放在面前的是甚麼書,因而能學習開放自己接受新事物,這也是書店重要之處,現在我每星期不逛幾次書店會感覺不自在。」「看書其實是在找共鳴,選看甚麼書與當時的生命情調有關,面對新來港的不適應、現實的不如意、居住環境差,令我特別喜歡金庸筆下的楊過,因為他與我的經歷很相似。」

勇氣與謙卑

原來,周保松在大學三年級才由工商管理學系轉讀哲學系。他回想讀工商管理時毫不享受,但旁聽哲學課卻每每回應到平日生活的所思所想,然而,背負新移民出身和家人的期望,令他轉系的決定舉步維艱。那時,他從閱讀中找到力量和勇氣走自己的路。「在閱讀中,尤其小說的世界,你能看到古往今來有很多活著的可能性(不像香港好像只有一種生活方式),你越看得多可能性,你會沒那麼大負擔,能放得開,而且你看到很多作家的人生承受滿途挫折,自然反問自己:為何他們可以,我卻不能?」這一問令周保松有貫徹「Be true to yourself(對自己真誠)」這信念的勇氣,輕鬆走以後的路。

現在,周保松每週回到深水埗探望家人,他覺得深水埗很平民,很街坊,這對他有很大影響。「我回到深水埗,樓下的保安常感我的衣著不能接受,他們心目中的大學教授地位祟高,而我沒這種感覺,自己只覺是個普通人,你見我今日的衣著也是昨天去校長家中開會的衣著,我一年打不到一次領帶。」他認為人生的豐盛不是靠外在的社會地位界定,縱然世界的遊戲規則與他不同,他仍樂於做自己,舒服地生活。這種生活態度也是他的閱讀心態,他說:「讀書不要那麼功利,『無用之為大用』,風花雪月的事才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你很commit(投入)而不計得失去做的事,那些commitments(付出)本身就構成你的生命質感,去define(定義)你自己。讀書也一樣,要誠意精心,嘗試與作者心靈感應。」


社區散步:迷宮尋寶
即將被消失的布市場

撰文:盧倩瑤


「阿婆您唔好行喇,我幫您搵啱您先走啦。」布市場第二街怡豐蘇太請婆婆坐下,走到鄰邊的檔攤替婆婆問:「給我做褲頭的橡皮筋,婆婆要。」再在布市場中間,不時聽到布販替客人到鄰近檔攤要貨,檔攤之間不是競爭對手,反而互補不足,這種特別的生態,生成棚仔商戶相互倚賴著生存的鄰舍關係,也促成了棚仔成為尋布寶藏集中地。這個小社區雖然有街名有門牌,最右邊的第一行是「第一街」,第二行是第二街,如此類推,但對不熟悉的人來說,儼如鑽進了迷宮之中。

1978年,本來在黃竹街一帶的布料街鋪由於政府興建地鐵荃灣線,被迫遷移往人稱「棚仔」的欽州街臨時布市場現址(日佔時期為軍營),二十一位牌主在八月收到食環署要求收地建公屋的迫遷要求,請他們於年底前遷離,有牌照的布販將被安排分插到港九各區有空檔的街市檔位,或者交回牌照換取八萬元的賠償(本來只有五萬元,後經一輪爭取,增至八萬),但對沒有牌照的布販則沒有任何通知,也沒有任何搬遷安排。

天榮行潘太剛好是無牌小販,她和先生經營賣布檔位已二十多年,面對逼遷,她既不捨街坊之間的情誼,亦對難以預計被逼遷後何以為計,只是見步行步。「賣布需要像這樣的賣布市場,檔攤聚在一起才可繼續營運下去,如果最後沒有集體安置方案,將布販分散安置在不同街市已失去了布市場的意義。」她很感激理工大學設計系的學生義工幫忙,還協助籌辦十月三日的開放日,令棚仔的事有很多人關注。

除了她口中的理工大學設計系學生,還有一群「反對清拆欽州街棚仔布市場行動」中,來自不同院校和科系的大專生。他們有些是本來因功課需要開始關注棚仔,有些是「Cosplay」玩家,有些甚至是自學習設計的第一塊布至畢業都是光顧棚仔的老顧客,無論是因關注社區生態,或是小販生計,或是街坊情誼,抑或純粹認為香港需要這樣一個布市場,就促成了這群人聚在一起,為保留棚仔盡一分力。

到訪期間遇上兩位外籍人士在棚仔尋寶,來到天榮行買布造椅墊,不諳英語的潘太指手劃腳,盡力向兩位推介合適的布料。原來兩位外籍人士在香港定居,之前已來過幾次買布。她們對於布市場即將清拆感到很驚訝,反問我們為何不保留這麼具代表性(signifying)的地方,我們只好相視苦笑,這正正是我們想問政府的問題啊!


書友生活:淺談協作學習2(Collaborative Learning)

撰文:陳汝達
「國際協作動力」創辦人


協作學習注重自發學習及資源共享,它有助個人在學習小組中得到支援,發展一己潛能。歐洲及聯合國組織近年積極推動非規範教育(informal & nonformal learning)的發展,致力使之與正規教育銜接。此外,包括世界各地著名大學的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等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 OER)正日趨普及。這些都有助協作學習的發展。

以本會定期舉辦的「正向心理學」協作學習課程為例,除第一課由協作領袖擔任課程導師作示範外,其餘每堂課均由參加者輪流帶領。我們以哈佛公開課為藍本,參加者需自行在家中收看片段以後,再於課堂上作分享交流。每位參加者又獲發與學科相關的不同參考書籍,在課程期內可與其他參加者交換閱讀。不同屆別的「畢業生」更可出席新一屆課程的課堂,參與漂書、換書或小組分享討論,彼此成為可持續的互助學習小組。此外,課程參加者亦會被邀請共同編輯學習網誌及社交網頁,活用學習到的知識,建立自己並扶助別人,把知識推廣或應用到個人及社區層面,尤其扶助弱勢社群。我們沒有考試壓力,也不會帶來功名,卻為參加者帶來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臉書專頁 TeaCup讀書會
每月一次,於下午茶時段以小組形式交流分享閱讀心得,並支持漂書活動。課程資料及報名,請瀏覽臉書專頁內活動。

本會簡介|
國際協作動力」是個由下而上的非牟利組織,希望以「世界公民」身分建立互助社群,推動協作學習及協作領導,並為弱勢社群充權。
www.loveconnecthk.blogspot.hk


回到首頁